放鬆過頭

>> 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





人生有些時間會出現所謂的過渡期
用來等待,用來休息,用來放空...

習慣性地等待一個結果再做出決定和計劃
我開始不是過去的那個"隨性少女"
而這個過渡期也長的令人喘不過氣

風災讓人感覺到一個人的無力
突然想加入某個教會,依靠一下上帝

以前同事的話,一直在我耳邊出現
"走向你不認同的方向,因為那也許是適合你的方向"
又想起一個學弟的話
"做對的事,需要較長時間的考慮"


嗯~我想念我的隨性(雖然你們還是認為我任性!)

Read more...

lucky~~

>> 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Do you hear me,
I'm talking to you
Across the water across the deep blue ocean
Under the open sky, oh my, baby I'm trying
Boy I hear you in my dreams
I feel your whisper across the sea
I keep you with me in my heart
You make it easier when life gets hard

I'm lucky I'm in love with my best friend
Lucky to have been where I have been
Lucky to be coming home again
Ooohh ooooh oooh oooh ooh ooh ooh ooh

They don't know how long it takes
Waiting for a love like this
Every time we say goodbye
I wish we had one more kiss
I'll wait for you I promise you, I will

I'm lucky I'm in love with my best friend
Lucky to have been where I have been
Lucky to be coming home again
Lucky we're in love every way
Lucky to have stayed where we have stayed
Lucky to be coming home someday

And so I'm sailing through the sea
To an island where we'll meet
You'll hear the music fill the air
I'll put a flower in your hair
Though the breezes through trees
Move so pretty you're all I see
As the world keeps spinning round
You hold me right here right now

I'm lucky I'm in love with my best friend
Lucky to have been where I have been
Lucky to be coming home again
I'm lucky we're in love every way
Lucky to have stayed where we have stayed
Lucky to be coming home someday

Ooohh ooooh oooh oooh ooh ooh ooh ooh
Ooooh ooooh oooh oooh ooh ooh ooh ooh

Read more...

Lucky

Read more...

多一點人的好處

>> 2009年8月2日 星期日

似乎是受到高考太過活潑的考題影響
準備二級考試的我,回歸到自己關注的議題

社會學+藝術理論+藝術史+高溫的k書房
是的~反正我志在參加,不在得獎或高中
因為重點在於,我很喜歡目前閱讀的書目

最近也進入一個離家只有3分鐘的實驗高中工作
都已經幾歲了,還去當什麼專案助理的工作


問題是,我連在網頁上看那些行動不便的小朋友畫畫
都會無法克制自已的想掉淚(更何況是真人演出時..)
但是我想帶入新的藝術教育想法給學生

對於特殊學生而言,台灣目前的美術養成太過老派
停留在傳統的媒材創作,並非不好,而是較沒有藝術市場
當口足畫家以倍數成長時,又如何期望每一個人都有地位?
藝術走至當代的論述化,難道沒有為他們帶來任何好處?

當一個有趣的行為,可以被視為藝術時
為什麼一定要讓他們困在畫布和油彩中?
我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權力說這些,也不清楚可以做什麼
但是我真的希望,可以讓他們參與當下的藝術走向
試著用新方法,來爭取這個所謂”藝術家”的稱號

美國有一個Creative Growth Art Center的藝術機構
不同於台灣的庇護工場,而是開發並重視這些特殊學生的藝術表現
注名的例子為一位名為Judith Scott的唐氏症藝術家

可上YouTube 看Outsider: The Life and Art of Judith Scott
(因為有版權,無法嵌入,有興趣的人可以上去看看其創作過程)

另外這個中心,也曾與Marc Jacobs合作設計系統商品
讓這些中心的殘障藝術家負責設計手提袋,錢包和T-Shirt
且將收益都捐贈給Creative Growth Art Center
說明了,產學合作的文創模式的成功和當代性策略

而不是像我國一樣,只是想餵飽養活這些特殊學生
有多少學生,因為這樣的想法而自我否定?
嗯~~為什麼不能讓瘋狂型的藝術家進駐特殊教育的領域?
是否一些自認不正常的創作者,才會平等的和這些學生溝通?
反正,大家都活在瘋狂的世界,都在尋求一個發洩和支撐的點
讓太正常的人去教不太正常的人,然後規模他們做正常的事
才是最不正常的事和瘋狂的行為吧~~你公對嘸對?

嗯~~反正
希望我可以忍過暑假的沒大腦又令人生悶的行政工作
看看我可以在這個學校,默默的做點什麼事(又或者什麼都做不了!)
把魚餌和釣魚地點秀給他們看,讓他們自己進行不同的釣魚工作
反正教育就是願者上鉤的一種開放式行為,只希望多一點人上鉤
多一點人享受釣魚的樂趣,多一點人...關心和開心!

Read more...

About This Blog

Lorem Ipsum

  © Blogger templates Romantico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