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我來上課..

>> 2007年5月24日 星期四

突然發現自己還是有很多地方不夠努力
明明是寫版畫家,卻只對藝術家用的媒材研究
面對老師的提問....卻答不出來?(反省!反省)

今天就來復習一下,版畫專業術語囉!

也就是所謂的"珂羅版"印刷 ,collotype

珂羅版版印刷為平版印刷,是最早的照像平版印刷之一,因多用厚玻璃作為版基,所以又叫"玻璃版印刷"。 其印刷品質精美,所以在市面上的畫冊,如果是以珂羅版印刷的,價位往往居高不下,亦是收藏家的最愛(個人也想收集到kollwitz的珂羅版畫冊,不過在匪區叫價8000人民幣以上,令我驚驚!)

簡單來說,就是在厚玻璃版上,塗上感光液(類似底片感光),再感光欲顯像的圖片
二者產生化學作用後,感光液層會硬化而得到我們要的圖版,
此時,受光量多的部分,硬化程度大,膨脹小,產生的紋多,吸水少,印刷時油墨多,色調暗
反之,色調亮. 籍此重現原稿的層次,圖像為反像. 簡單來說,步驟如下:


玻璃→塗感光液→接觸曝光→顯影(再上一次水,排水留油)→印刷。

不過其中仍有些不是很了解的部分,上課再問黃姓版畫大哥!
......................................................................下課囉!!!

Read more...

take seriously

>> 2007年5月15日 星期二

某教授: take seriously.....

呼~~~trem paper 題目被視為課餘的冷門研究
大學部和研究生的程度差異出現
無法接受 所謂的 心得報告!!!

都說了我受不了刺激~
(馬上吃了一個大麥克餐+冰旋風+金莎無數顆)
身為研究生的自尊心....
決定閉關一個月,短時間自閉
要知道~雙子座的人激不得

呼~就這樣

Read more...

保力達B的神話和悲情

>> 2007年5月6日 星期日

最近醫院在動工,整個就是工地現場~吵!
本人是身負監視施工進度的小女工
除了要忍受院長突發奇想的創意,
還有大家七嘴八舌的熱心...頭都快爆了!
幸好~來工作的大哥們都很好說話,個個都是好人!
(門都做好了~還被我們硬改方向..Y!院長說了算,我也不想啦!)

不喜歡有些同事叫大哥們"工人"!!!!
(你以為你有多清高? 不過就是穿著白衣!一樣是勞工啦!)
不過大哥們才不再意,一樣打哈哈喝著傳說中的"保力達B"
+ or

而且台中市有進階版喔~~套7-11 健洛!(高級~跟上時代腳步)
我看也可以考慮一下比菲多(個人推薦蘋果口味的!)
而在我們彰化,大部分的人都已經由小虎咖啡進步到伯朗
再不然就是套米酒頭,養樂多...等個人口味的變化
印象最深的是在台東,有山地阿媽套牛奶和"莎莎亞"
小妹不才,當然是要試它一下..沒想到!真的不錯喝~哈!
(早期還有孕婦拿來做月子補身體喔~~)

回過頭來思考蠻牛、保力達B、維士比等提神飲料,
似乎已成為檳榔以外勞動階級的認同象徵。
不過,保力達B之類的提神飲料真會帶來福氣嗎?
這些台灣的勞動朋友,因為高度勞力剝削、超時工作、
休息不夠而導致體力不足、身體困倦,為了生活,
不得喝個二杯來支撐體力,加上此類飲料又高唱"保肝"
但是事實上,保力達B和維士比,含有8%的酒精量,
一次飲用不能超過3、40c.c.
也就是說,這樣一瓶600c.c.的保力達B,一天只能喝1/6。
但是叫大哥們減少一天N瓶的基本開銷,卡難啦!
當我勸他們少喝時,他們都反駁我: 這是健康飲料啦!

唉.... 有喝有保佑?
每一罐蠻牛、保力達B、維士比等的提神飲料背後,
其實都象徵著一個個台灣勞動者的無奈與付出。
象徵著,台灣社會不平等勞動關係的真實寫照。

Read more...

細雨

>> 2007年5月5日 星期六


帷飄白玉堂, 簞卷碧牙床
楚女當時意, 蕭蕭髮彩涼

........................................李商隱<細雨>

一首描寫細雨的詩,卻在二十字中尋找不出一個雨字

雨像帷幕一般的飄動,為作者描繪雨景的縱象
雨像蓆子一般的捲移,為作者描繪雨景的橫象
橫縱的比喻,將雨景的細密表現無遺~~妙!

楚女則是指楚國的神女,
在屈原的<離騷>中,曾形容神女濯髮時,頭髮光澤有如雨絲般縝密
回到文本,詩裡洗濯長髮的女人,住在豪華的白玉堂內
是否流露出空虛寂寞感?
原來李商隱不只是表現細雨的形,也再現了心象

這是當年為了考試時, 一位唸國文系朋友為我補習的回憶
雖然對考試沒啥幫助,卻讓我對古文不再有極大的恐懼
聽著窗外的細雨聲,看著期未報告和未完成的論文
真的有一股很濃的空虛Y...
幸好下雨時,我會自動做二件事
1. 吃粥(不管什麼口昧,都ok...)
2.聽王菲的歌( 下雨時聽她的歌,令人愉悅!)

適度的填補無題的空虛,再接著奮鬥~~也是值得紀念的過程


Read more...

我看藝術史方法論..

>> 2007年5月4日 星期五

這學期上了一門D姓老師的"藝術史方法論"
老實說,由於一些偏見所致.個人十分斥責所謂的方法論
不過上了快半學期的課,有些想法是必需要提出的:

首先,在我的老師指導下,了解部分的藝術史研究者
時常會以A來套B,而走不出自己的困境
往往不了解所謂的"圖像學"中所真正意指的"圖像誌"的正統詮釋
而老師的帽子就大拉拉的扣上了這些"方法論"的誤用上!

老師的論點,是在於方法的誤用,而非方法論本身

相同的看法也是D姓老師一直在課堂上強調
不可誤用,爛用,死用~方法是死的,人才是活的!

的確~~正確的方法論是訓練藝術史研究者,
了解研究的方向性, 而非死用方法論

剛開始上課,
對於D姓老師的教課書模式的訓練,不太認同

對於以批判的訓練模式來理解藝術史研究的我,太笨重!
不過也因為接受由上而下的理論訓練
在某一個程度上,是十分不札實的!!!
因為我的知識是建立在 批判別人的看法,別人的批判上
所以會認為一切是如此的"理所當然!"

但是反觀身為一位美術系大二的學生而言
D姓老師,所提供的是 目前藝術史研究的方向
(也就是提供選擇給將來欲投身藝術史研究的學生,
不同的切入方向和相關脈絡的分析)

我認為,
方法史是幫助研究者減少浪費力氣的必要工具
初期的藝術史研究訓練,是提供方向
(方法論的學習,事實上就是學習並觀察前人如何決定切入方向)
研究時注意藝術家歷史脈絡考據和個人思想論證,
並探討文學、藝術與人的心理和社會之間的關系
這並不是由一個單一的方法論,足以討論的框架
也是這門方法論課,一直在強調的:活用每一個方法
以期能得到一個完整的詮釋和發現新史料的可能

一個好的方法,不代表會出現好研究
但是卻可以使研究本身更為精準

這是必要性的入門訓練! 但是我還是認為太笨重!



Read more...

About This Blog

Lorem Ipsum

  © Blogger templates Romantico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