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步的歷史觀
>>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上網買書,雖然方便,卻存在一定的風險
通常我會先google一下,網上的評論及心得
但是真正切入作者立場的,似乎很難浮現
台灣文學史,一直是我喜歡的課外讀物之一
陳芳明可能是我較為接觸的
這幾天開始閱讀 古繼堂的文學史書
在前言~就已經令人無法消化
他寫道: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身為一位中國的學者,研究他國(我們台灣)時
所採取立場,卻帶有強烈的宣示統一的意識形態
而這本書,居然是眾家公職考試的必看書目
假設~一般沒有什麼判斷力的考生
尤其是非本科系的考生,
是否極容易陷入 中國的統戰計劃?
我以為研究本身帶有立場是好的
但是...身為一位史學的研究者
似乎不該有預設立場,
當然最可怕的是~台灣的文學史
卻長期被陳映X等人,做為文化洗腦的一部分
再看最近走暗盤統戰的馬政府
死抱著反攻大陸的觀點不放
完全是一種 退步的歷史觀
以我以前的個性而言,此書不進書架冷凍就是丟棄
但是~在研究所訓練的史觀,反而讓我可以用比較的視野
來看清"古先生"的偏見何在~
我想~此書在50年代之前的史述,仍值得一看
畢竟當時,台灣和中國,在某部分而言是有密切的連繫
但是在進入5,60年代之後
所出現的論述~就當做是負面的比較研究,可能會比較好
反觀另一位中國的異議作者,其觀點就較為中肯
當然他並非完全支持台灣主權獨立,而是更熱中中國民主自由
但是他是由一個較為宏觀的在台-中國文學觀察家的角度切入
他說道:
台灣的文學有個非常強烈的主體性,台灣所有文學的呈現都是以繁體字呈現,這種文化上的堅 持,無形中形成文化的力量,這個部分是華人文學非常重要的精神資源。雖然說台灣這些年寫散文的風氣遠勝於寫長篇小說、詩歌的,但是總體來說,從大歷史的角 度,這個資源相當重要。我倒是覺得台灣與其在政治上高喊台獨,為什麼不從文化上強調台灣文學的獨特性和主體性,台灣文學的豐厚度足以和中國大陸對峙。(此段文字取於http://tendencychinese.com/BeilingInterview.aspx , 文中附有訪問影片,有時間可以看看囉!)
Anyway~ 懷念在誠品閒逛選書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