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社會學 review
>> 2007年4月5日 星期四
滕守堯的<藝術社會學>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
老實說,書買了很久一直沒什麼用心看
因為基本的美學哲思都不是很了~
過了一年~再看(突然間得心應手~呼!老師的訓練沒白費)
對於傳統美學家一直用"解釋"的態度來聊美學
的確~令人想睡!(不過也是他們最重要的工作)
當哲學家把"何謂美?""美是什麼?"的提問丟出時~
也才造就了後浪美學家的推翻批判
由希臘邦主張的" 美就是美"的無意義申吟
而至唯物的"美學就是研究人對現實的審美關係"
最後成為"美學的科學化"的過於寬泛
三種最主要的定義,似乎都有著缺失和無法滿足
而作者下的定義(混合三者集大成)
"美學就是以審美經驗為中心,研究美和藝術的科學"
事實上也是走後現代的"統整"多元手法
美由中世紀帶有"神味"的肯定客觀,
而至現代的懷疑主觀,
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是進步的也是墮落的
人性取代了神化,也意謂著理性思維的破裂
為了維持平衡,存在主義成了解套的必要手段
對於藝術的提問: 不再是" 藝術是什麼?"
而是藝術還可以是什麼? 誰來決定?
說的好聽是下放藝術的權力
但是卻也造成了市場的混亂
學院的無力....
書中看不到作者下的結論
或許沒有結論的結論,就是:結論
不過學術這東西,
不就是你談一點,我聊一點的對話嗎?!